成功案例
Microsoft 携手红帽,用自动化赋能简化和扩展
基本概况
- 行业:技术
- 行业:自动化与管理
- 区域:北美
- 位置:华盛顿州雷德蒙德
- 公司规模:全球有 600 家分支机构,144,106 名员工
公司介绍
Microsoft 公司专门从事软件、消费类电子产品和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的开发与制造,并提供配套支持。为了顺应市场需求而进行简化和扩展,Microsoft 与红帽携手创建了一个可扩展且兼容多种技术的自动化框架,利用高效的工具和流程减少手动工作负载,并利用经过测试的标准化代码改善性能和安全问题。最终,Microsoft 大规模实现了标准化的网络自动化,确立了协作和创造性的开发思路,并节省了数千小时的运维时间。
成功之路
机会:使用新的网络方法促进发展
Microsoft 的企业网络基础架构由数以万计的端点组成,将全球各地的 Microsoft 办事处连在一起,经过多年发展,这一架构已经日渐不堪重负。Microsoft 软件工程经理 Bart Dworak 表示:“我们拥有成千上万个具有不同品牌、型号和软件版本的设备,因此有时很难完全把控所有的供应商以及与这些设备进行交互的方式。” 鉴于开发和工程团队创建的代码不受版本控制或同行审查,因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进而导致重复和质量问题。
案例研究
借助红帽 Ansible 自动化平台,Microsoft 为更多目标注入动力
解决方案:打造现代的开发文化
借助红帽 Ansible 自动化平台并与红帽咨询团队紧密合作,Microsoft 打造了一个标准化、集中式网络自动化环境,从而减少了重复性的常规工作,并大大降低了复杂性。“数字化转型确实在改变我们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Dworak 说道,“过去,我们不得不反复手动进行相同的部署。而借助 Ansible,我们能够创建可多次部署的蓝图,而且每次部署的结果都完全相同。”
软件和服务
- 红帽® Ansible® 自动化平台(之前称为红帽 Ansible 自动化)
- 红帽 Ansible Tower
- 红帽 Ansible 引擎
- 红帽咨询
结果:确立了协作和创造性的开发思路
通过关注人员、流程和技术,Microsoft 的自动化之旅实现了飞速跨越,从手动脚本编写和变更,发展为以基于服务的集中式架构为支撑的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CI/CD)方法。现在,他们的开发运维团队可以专注于分享知识、培养技能和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团队在一种共创共享的氛围中通力解决工程问题”,Microsoft 核心服务工程远程访问服务工程师 Sonika Munde 说道。“我们的 One Microsoft 愿景真的在变为现实。”